NEWS
新聞
400-113-5318
(1)制品的合理設計
我相信有很多人不會認同我的看法。制品的設計合理與否,怎么可能是影響模具成本的最大因素。假如制品設計得不合理,產(chǎn)品工程師和模具設計師沒有很好的溝通,模具的成本就會成倍地增加。
(2)制品的設計變更
模具企業(yè)經(jīng)常遇到這樣的情況,在某個項目中,模具剛剛設計好,模架剛剛訂購回來,客戶的設變通知就來了,假如是小小的變化,不影響模具總結(jié)構(gòu),那倒也無所謂,有時情況比較嚴重,因為制品形狀的改變,模具上要增加機構(gòu),甚至連模架都要重新訂購。這個成本就增加大了。
所以要盡量減少設計變更?,F(xiàn)在有很多快速成型的手段,在做模具前按3D將手板做出來,進行整車裝配,及時修正產(chǎn)品的3D,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由產(chǎn)品設計變更引起的成本增加。
(3)模具設計是否完善
1.模具設計的合理性和可加工性
2. 設計浪費
假如模具用戶明明只要模具生產(chǎn)500件樣品,是用來開發(fā)市場的,但是假如我們按壽命30萬模次的模具去設計,這個成本就大了,屬于設計浪費。
(4)盡量減少模具的試模次數(shù)
很多模具企業(yè),對模具加工費的計算,是以模具接到訂單到模具合格后出廠時的天數(shù)來計算加工費的,假如模具經(jīng)過多次試模還不能夠交付使用,除了按合同要罰款外,模具在工廠內(nèi)的天數(shù)越多,加工費也越多。
當然,試模的費用也是非??捎^的。所以,多次或者是不可控制的試模次數(shù)是模具成本管控的一大盲區(qū)。
(5)模具材料和標準件采購
要選擇穩(wěn)定的,信譽好的供應商。假如由于貪便宜,和草率采購,使模具出問題,那是非??上У?。這樣的情況事實上是很多的。雖然可以追究供應商的責任,但是損失最大的還是模具企業(yè)和模具用戶。
(6)產(chǎn)品合格
假如說,我們用了10萬元人民幣,要求做一套轎車雜物盒的模具,所用塑料是PA+30%GF,注塑周期30秒,模具壽命為30萬模。結(jié)果模具制作好了,樣品的尺寸和物理性能也達到了,可是因為注塑時取件困難,注塑周期用了60秒,而且模具生產(chǎn)了10萬件就不能用了,為了趕上整車的配套,必須再投模具。按原來的模具情況,一下子要投3套模具。同樣是花那么多錢,我的認為是這套模具的成本是原來預算的3倍或者是6倍。